地址:郑州新密市超化镇工业园区
电话:0371-55950826,17839905902
联系人:谭经理
QQ:316024208
邮箱:china_zao@163.com
网址:http://www.51azs.com/
坩埚窑的构造包括:炉(窑)膛、坩埚、燃烧设备、换热器、漏料坑、烟道及烟囱等。下面介绍下炉膛有关结构及用电熔锆刚玉砖和其他耐火材料。
炉膛是燃烧和传热的火焰空间,坩埚就均匀布置在火焰空间周围。它由窑底、窑柱、窑墙和窑顶四部分组成。
1、窑底 窑底俗称炉盘,是窑膛的底座。炉盘的中央是喷火口。喷火口的周围均匀分布着6〜12个坩埚。每个坩埚的外侧各相应有一吸火孔。炉盘中央较四周略低而带些倾斜, 以便于坩埚破裂时排出漏溢的玻璃液。
炉盘处于高温之下,承受着坩埚和上部结构的荷重。且坩埚破损时,还易受玻璃液的侵 蚀,在生产期间又不能任意更换,故应选用优质耐火材料(尤其是靠近喷火门的一圈)。为减轻玻璃液对它的侵蚀和二次空气的渗漏,炉盘通常选用多层大电熔锆刚玉砖上下交错砌筑,电熔砖缝间填抹锆质泥料,为了进一步提高多房炉盘结构的抗浸蚀怍能。可在上下相邻炉盘之间加一层 8〜15mm的AZS电熔接缝料。炉盘厚度通常为300〜500mm。
带有接缝垫展的多层炉盘结构如图3-3所示。
2、窑柱 窗柱俗称炉腿,它位于两个坩埚之间,其作用是用来支承窑顶,是窑膛的骨架。确定炉腿形状的原则是使窑膛容积小而换坩埚操作时又方便,不致被炉腿夹住。炉腿应 伸入两只坩埚中间,以保证火焰不会很快被抽出,并使靠近炉腿的坩埚内的玻璃液不致变硬 或熔化不好。它可以用大砖(如方四枚)拼成,也可以采用特制的炉腿砖(见图3-4〉。炉腿砖砌筑方便,无须加工,缺点是使用时间长了会软化变形,从而降低炉膛高度。为使坩埚 胸背处的温差减小,炉腿与坩埚间的间距不要过大,一般为40〜60mm,只要不影响更换坩 埚操作即可。
3、窑墙 坩埚窑的窑墙是置于炉腿间的耐火材料砌体,对窑膛起围蔽保温作用。窑墙有临时性和移动式砌体两种。临时性砌体用标准粘土砖砌成,更换坩埚时拆除,换完坩埚后 再砌筑窑墙,由于更换时温度高,工作条件差,窑墙很难砌筑得规整严密。移动式砌体是用 可塑料捣制成符合坩埚形状的预制块(内配布钢筋、换坩埚时用专门小车移动,换好后再迅速送问原处,因此移动式砌体比标形粘土砖砌成的窑墙具有减轻劳动强度、降低燃料消耗、节省耐火材料和延长坩埚使用寿命等优点。在坩埚门下边,窑墙到坩埚基本保持100〜 120mm的距离,并在距炉盘底面约100〜150mm的高度上留孔,用小火道把它与吸火门相 连,使离窑烟气经小火道进人吸火孔(见图3-1〉。为防止坩埚破裂时漏出的玻璃液从吸火孔流入圈火道,小火道的底应高出炉盘一定高度。
4、窑顶 窑顶俗称炉盖。炉盖长期承受高温作用,允其是炉心处直接承受火焰冲击, 故应选用优质耐火砖砌筑。炉盖用一级粘土砖砌筑吋,其窑顶中心厚度400〜500mm,一般由大砖和小砖拼砌而成(见图3-14)采用硅砖砌筑时,窑顶呈拱形,厚度为250〜3000mm。
为提高炉膛内传热效果,炉盖内表面形状最好有一定的坡度,与坩埚背部形状相当,以 使火焰包裹坩埚而受热均匀。但考虑到砌筑的条件、炉盖强度以及蚀损后情况,一般砌成平 的,仅中心的炉心砖向下凸出,起均匀分散火焰的作用,以使炉温分布均匀。如果是烧城市 煤气或烧燃料油的坩埚方炉,因其需要较大的燃烧空间,则炉盖多采用硅砖砌成拱形,此时 炉膛内正压较大,所以火焰仍能均匀分布。
窑顶由炉边砖、中部砖和炉箍三部分组成。炉边砖亦称横梁砖,其形状如图3-5所示。 炉边砖用于窑顶的最外层,砖上有槽,便于炉箍(的Φ30〜40mm的圆钢制成)紧固炉盖,使炉盖成为一个整体。如无特制的炉边砖。亦可采用相应的砖砌成。炉边砖的两端架在炉腿 上,构成一个坩埚的位置,故炉边砖的块数与坩埚数相阏。炉边砖下厚上薄,呈直角梯形状,同时起到碹脚砖的作用。中部砖指炉边砖以内的所有炉盖砖。
炉盖上设有测温孔(热电偶插在两个坩埚之间八单坩埚窑的窑顶上还有搅拌机。为了改善操作环境,可在窑顶的上面装吸热罩,把窑体和玻璃液所散发出的热量吸入罩内,排到室外。
5、窑膛形状 由窑底、窑柱、窑墙和窑顶所组成的窑膛形状有圆形、椭圆形和矩形三种。根据坩埚形状、窑的大小和加热方法而定。换热式坩埚窑窑膛常采用圆形,是因为其散 热小、温度分布均匀、结构坚固和便于操作。蓄热式坩埚窑窑膛常采用椭圆形或矩形,便于 火焰扩散。
总之坩埚窑用耐火材料主要包括电熔锆刚玉砖、粘土砖、硅砖及填补料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