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址:郑州新密市超化镇工业园区
电话:0371-55950826,17839905902
联系人:谭经理
QQ:316024208
邮箱:china_zao@163.com
网址:http://www.51azs.com/
电熔锆刚玉砖中裂纹的研究
裂纹是制品的缺陷,严重地影响了制品的成品率和经济效益,目前正引起耐火材料工作者的注意,国内制品裂纹情况究竟如何?据国内某厂抽查1184块砖中,有裂纹的有块,占5.15%。作者最近对某厂作了一次调查,裂纹率远远高于5.15%,达10%以上.有的砖甚至报废,为此,作者对裂纹类型、分布、成因及消除裂纹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,提出了一些看法,供大家探讨。
1.裂纹的类型:
(1)按裂纹的深度可分为表面裂纹和深部裂纹(即内裂)。表面裂纹有纵裂纹、横裂纹、龟裂和角裂,深部裂纹主要是显微裂纹,其原因是由于斜锆石的相变而引起的。
(2)按熔体的热态可分为高温裂纹和常温裂纹。
2.裂纹的分布:
裂纹一般从边角开始,边部多、中间裂纹少。砖体越大,裂纹有越发育的趋势,砖体形态越复杂,缺角,缺棱越多。砖的颜色越深,裂纹越多。同时砖的裂纹还和显微结构有关,致密的,微粒的裂纹少。反之,裂纹多。作者还见到在浇注口附近,裂纹多。
3.裂纹成因的探讨:
通过研究,作者认为引起裂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:
(1)热应力。制品的冷却过程中,表层的温度下降比内部快,致使内外层存在较大的温度差,这种温差引起砖内外层收缩不一致,表层先凝固收缩必然受到内层尚未凝固收缩部分的障碍,相当于内层给外层一个压力,这叫热应力,它力图表层破坏,引起裂纹。热应力的大小,一般和温差大小成正比。
(2)在浇注的过程中,由于铸模表面的不平整,或有气休或有杂质,造成了初期凝固壳厚度的不均匀成长,凝固壳薄处,热应力集中,容易形成第一次裂纹,已裂开的局部处,虽凶注入残液而得到填补,但因这种残液的溶质已被浓化,此处的结品晶界比凝固壳的其他部分更脆弱,由于熔体的凝固收缩而引起的应力集中,容易产生第二次裂纹。
(3)电熔锆刚玉砖中,斜锆石的栩变引起的体积变化。斜锆石在1050—950℃左右由四方品系转变为单斜品系,体积膨胀9%,在高分辨的电子显微镜下,可以见到斜锆石和刚玉的共晶体中,见到刚玉有裂纹.这就是斜锆石相变的证据。应该注意到砖的内外层温度有差异,外层已冷却到950℃,相变已完成.而内层正进行斜锆石的相变,这样内层必然给外层一个明显的拉应力,这种应力,是引起内裂的主要原因,如果这种内裂进一步发展,显微裂纹连结起来,也可以成为大裂纹,致使砖报废。
4.防止裂纹的措施:
(1)工艺卜精心操作.可以消除或减少裂纹,如浇注温度不要太高,浇注速度不宜过快.控制熔体的冷却速率,最好进行合理的退火。
(2)注意溶体中去气,最好采用氧化法生产制品,裂纹可以减少,另外选择合适的砖的尺寸,也可以减少裂纹。
(3)作者通过配加少量混合稀土氧化物,改善了砖的显微结构,晶粒变细,稀土全部进入了玻璃相,提高了玻璃相的渗出温度和粘度,砖的裂纹明显减少了,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。
